创新需要天使
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它的诊断和治疗,以往是依靠“冠脉造影的结构性指标判断”,如今,以FFR和IMR为代表的“功能性指标判断”技术,让它可以得到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
在FFR领域,国内诞生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叫润迈德医疗。
回顾润迈德医疗的成长史,投资人的参与与支持不容忽视:
2014年,润迈德医疗研发团队来到苏州,创立公司;
2016年,润迈德医疗获得第一笔近千万元的天使投资,来自国内著名天使投资机构轻舟资本。
苏州天使母基金成立后,又通过与轻舟合作,持续关注润迈德医疗成长。在其发展的关键时刻,再次投资支持。
“轻舟资本本轮再次投资我们,正是公司caFFR产品获证需要大力推广市场的关键时刻,这笔资金不仅支持我们caIMR产品的持续研发和临床验证,还及时帮助我们拓展中国及海外市场布局。”润迈德医疗董秘、副总裁刘康健先生介绍。
苏州自有考量
回到最初的问题,助力创新种子,有很多途径,苏州为什么要以城市之名,去成立一支天使母基金?
如今我们说起苏州的产业发展,上市公司总数247家、是中国工业门类最全的城市之一、制造业是长三角乃至全国、全球很多产业的发起点和连接点,这些都是耀眼的成绩。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苏州并非天生优秀,一步步垒起如今产业版图背后,是由来已久、贯穿始终的一着不让。
2018年开始,科技创新进程加快,早期项目数量多、价格高、未来发展愈加扑朔迷离,渐渐被投资机构视为“烫手的山芋”。
2019年,注册制的落地加快了投资机构的退出预期,机构更多偏向于投资后期项目,快速退出、回笼资金。
2020年开始的疫情,更是让早期投资机构们“惊恐”,严重依赖与创业者线下见面的工作方式在疫情的突袭中陷入停滞。
到2020年年末,“救救早期投资”呼声此起彼伏,业界期待“政府尽快弥补早期投资的市场缺口,重整创业创新生态环境。
2020年11月,在国务院开展的第七次大督查中,深圳天使母基金受到国务院点名表扬。
2021年1月4日,苏州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正式揭牌,首期规模60亿元,采用“母基金+子基金”运作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苏州的天使类项目。
梳理苏州天使母基金的特质,两大特点尤为突出:
首期规模大,是当时国内首期规模最大的天使投资类政府引导基金;市区联动,出资方面除了市本级财政出资25亿元,苏州各板块财政都参与了出资。
这两大“生来自带”的特质,为天使母基金带来了关注度与工作合力:
峰瑞资本、远毅资本、元生创投纷纷与之展开合作,其他城市的同行也纷纷在苏州新增办公室。比如中科创星、荷塘创投、清松资本等在苏州设立办公室;上海药物所等院所平台接连落户。截至2023年6月底,苏州天使母基金累计决策子基金近60支,子基金募资总额近150亿元,引导倍率达4倍,撬动作用显著。
“十兄弟共同出资参与”的“出身”,让苏州天使母基金有了更懂板块、更贴近产业的“近水楼台”,板块投资机构、大院大所与基金进一步深化资源协同合作,合作设立子基金达46支。
而成立一支“天使母基金”的考量,则从加入苏创投体系以及更多的布局中可见其计深远。
成立一支“天使母基金”,
有创新需求的驱动,
有扶持早期投资的考量,
而从苏州天使母基金加入苏创投体系
以及更多的布局中,
可见苏州的计深远。
为未来计
“自膨式可载粒子胆道支架”“基于AI力场的多尺度分子动力学”“SS-OCT内窥镜(光学相干层析内窥镜)器械”“第三代高速、低功耗、高密度磁性存储器MeRAM”……
让这些新赛道上的新技术、新项目被看到、被投资是“天使”的职责,而作为“母基金”,还要让他们被带到苏州、被链接产业发展壮大。“以资引商、以投带引”,在天使母基金合作子基金投资的160家苏州企业中,近一半是外地引进企业。
首先,资源整合的力度更大。2022年9月27日,在第二届中国(苏州)天使投资生态峰会上,长三角天使投资联盟成立。联盟成员主要包括苏州天使母基金、上海天使母基金、南京科创基金、常州天使母基金、南通产业投资母基金等。“攒局”的正是苏州天使母基金。
另外,板块协同的方式更多元。2022年9月,致力于汇聚创新资源,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四链”融合的苏创投创新中心正式落户苏州高新区。创新中心下设的苏州天使港湾,由苏州天使母基金与苏州高新区共建,将建设集孵化、加速及产业一体化的服务平台,提供创业辅导、资源对接、政策支持等多样化服务,加速推动早期项目快速发展。
硅谷说“天使”是三个F:
Family、Freinds、Fools
家人、友人和傻人
Fools,并非是真正的“傻”
我们相信
当你耐心等待和参与
时间会给你最好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