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近10年,我见证了整个行业周期的变化,众多GP从最早的多赛道基金向垂直赛道基金转变;投资阶段从成长、成熟期向早期转变;机构策略也从重投资向重管理、重增值转变。面对纷至沓来的申报者,如何从中遴选出更优质的团队,如何在紧密围绕苏州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基础上探索业务创新,如何从市场上众多机构LP中脱颖而出,形成一套苏州天使母基金独有的“打法”,是对我们“天使青年”眼光与能力的考验,也是我们不断研究的课题。
经过2年的努力,我们初步形成了一套“优中选优”的机制。首先我们认为GP的专业性是基础,能坚持围绕1-2个核心“硬科技”领域开展投资,而非什么都投,能真正深挖行业,才能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发现潜在投资机遇。其次我们认为天使投资与VC/PE投资是不同的,我们希望GP专注于天使投资,是因为天使投资不单单是财务投资,更重要的是服务、培育初创企业,只有“懂”初创企业、“懂”创业者,才能做好天使投资。另外我们更希望GP充分了解苏州,了解苏州的产业布局、了解苏州的人才政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初创企业落地苏州,形成产业创新集群,全方位助力创新型领军企业做强、做大、做优。
2022年,即使受到疫情肆虐、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流动性偏紧等众多外部因素影响,苏州天使母基金仍然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截至2022年底,累计设立子基金38支、子基金募资总额近100亿元;子基金累计投资企业259家、投资金额超32亿元。
值此十四届全国人大会议之际,我们“天使青年”将在苏创投集团领导下,继续践行“四敢”精神。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作为,进一步发挥天使母基金引导、撬动、探针的作用,勇当“探路者”。以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的工作态度,激发“敢干”的动能,以“敢首创”促工作,实现发展与突破。重点聚焦与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高校、科研院所等原始创新策源地的合作,助推科技成果在苏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