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网络观察 | 产业资本招商模式
更新时间:2023-02-14 点击:548




苏州模式

全生命周期的政府投资基金组合,

各区母基金发达




   苏州市有“最强地级市”之称,小编认为,“苏州模式”突出的一点就是其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和需求,从企业初期成果转化的天使轮投资,到成长期、成熟期扶优扶强的不同轮次投资,建立了一整套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府投资基金组合。


   苏州推动了中国高端制造、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苏州的工业发达,并不是落后产业集聚,而是高端制造业——苏州的纳米技术、光纤通信技术、优特钢铁、高端纺织等产业处于世界一流水平,苏州工业园区的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全国第一,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制造等领域全国领先。


   苏州共有20多家母基金。在全国的地级市里,苏州的母基金规模及数量在全国排第一。


   苏州去年6月成立苏州创新投资集团。苏创投身后集结了苏州国发创投、苏州产投集团、苏州科创投、苏州天使母基金和苏州基金,背景豪华。


   苏州国发创投成立于2008年,是苏州市级专业股权投资机构,在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导、示范和放大”作用的同时,坚持以金融资本为纽带、市场经济为导向,运用资源整合能力,打造“股权投资、资产管理、政府引导基金和母基金、债权融资、不动产基金”五大业务板块,管理资金规模超1300亿元。


   苏州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公司紧紧围绕苏州市产业发展战略,秉承“产业+资本”融合理念,坚持产业引导与市场化相合,立足新兴产业,以产业基金和产业项目为主要业务方向,致力于把公司打造成专业的产业投资平台,为苏州市产业转型升级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而成立于2021年的苏州天使母基金,更是打响了当年天使母基金的第一枪。据悉,该基金首期规模60亿元人民币,主要投资于数字经济、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软件和集成电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子基金。


   苏州基金则是融合市场化FOFs和传统政府基金发展的实验者和先头兵,通过基金资本架构和管理架构的创新,实现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的双重优势。在这当中,苏州基金其实扮演的不再是简单投资的角色,而是一个资源整合者和联结者的角色,嫁接区域资源和外部资本,使得苏州本地区形成一个覆盖产投研为一体的行业生态。


   未来,苏创投将进一步强化全市产业投资的整体规划,更好发挥市级国有平台的示范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全市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中来。更多的母基金力量还在向苏州汇聚。预计将会有总计超千亿规模母基金落户苏州,其中包括多支规模过百亿的母基金预计到“十四五”期末,将通过直接投资和母基金投资等方式,在全市形成超3000亿元的基金投资总规模。




合肥模式

“因投带引”,不是“风投”是“产投”




   合肥有“最佳政府投行”的美称,业内总结为“合肥模式”:通过政府投资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共同进行产业培育,政府通过财政资金增资或国企战略重组整合打造国资平台,再推动国资平台探索以管资本为主的改革,通过直接投资,或组建和参与各类投资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服务于地方招商引资。


   此前,最令市场津津乐道的是,合肥专盯那些“走投无路”的大型困境企业大胆下注“招安”,敢于接纳“落难王子”。一家家深陷困境、举步维艰的独角兽企业,在“合肥模式”的催化下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实现“史诗般的崛起”:科大讯飞、京东方、长鑫半导体、华米科技……


   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曾表示:“准确地说,我们不是“风投”,是“产投”;靠的不是赌博,是拼搏。因为,赌博是有今天没明天,拼搏才是抓今天赢明天。”


   有业界人士把“合肥模式”总结为“地方政府公司主义”政府不单单是社会的“守夜人”,还是市场的参与者,强有力地主导本土产业政策。政府引导与市场化并举,才成就了合肥的“最佳政府投行”。


   合肥的成功有其独特的一面,重点就是找准产业方向尊重产业规律,通过国有资本引导社会资本和实施资本市场有序退出,国有资本实现保值增值后投向下一个产业,实现良性循环



深圳模式

“园区+创投”,引导基金市场化




   据悉,“园区+创投”是深圳开展资本招商的独特模式。以科技园区为依托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强化产业承载力;以科技金融为纽带,通过前期租金、资金和技术入股等具体方式,为科技园区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分享产业发展红利。通过国资与创新型科技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深圳控股一批中小微创新型科技企业,在生物产业、人工智能、文化创意等领域形成发展新优势。

   作为中国创业创新最有活力的城市,一直以来,深圳高度重视创业投资行业发展,我国最早一批本土创投机构也萌芽于此。当前,深圳市在打造国际创投中心方面重磅频出,各辖区陆续出台支持风投创投发展政策,吸引更多全球创新资本。


   2022年12月21日上午深圳市“20+8”产业集群基金总体规划正式公布。深圳市引导基金将统筹设立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的“20+8”产业基金群,打造新千亿基金群。


   深圳“20+8”产业基金群按照“一个产业集群至少有一只基金配套支持”的理念,由深圳市引导基金公司负责运营,将由市、区引导基金联合出资,分类分批逐步设立,联手社会资本打造一个近千亿规模的产业基金集群。


   在全国范围内,深圳的引导基金一直在探索市场化管理机制等方面走在各地区的前列,如放宽返投比例要求提高出资比例、在管理办法中对境外申请机构的准入、对未按规定运行的子基金的清理、对签约规模小于过会规模且无后续融资进展的子基金出资规模的缩减等。


   而今,深圳市引导基金将统筹设立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的“20+8”产业基金群,这又是一大创新之举,将在全国范围内起到示范性带动作用。


   “基金招商”被越来越多地方政府所重视,各地争相设立打造矩阵化的“基金集群”,“基金矩阵”概念正在兴起:


  • 2022年下半年,青岛市财政局积极推动市级引导基金参股新设立的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基金已达6支,计划募资规模131亿元,为专业园区全面起势提供了坚实的资本支撑。

  • 2022年9月,郑州市人民政府印发《郑州市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明确提出,郑州市产业发展基金是由市政府出资设立,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政府投资母基金,规模500亿元。

  • 1月28日,陕西西安宣布建立总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的重点产业链基金集群,带动先进制造业项目投资规模超过3000亿元。

  • 1月29日,在“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闻发布会上,武汉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总经理夏伟表示,将设立30亿元天使基金、种子基金群,牵头组建武汉科创服务联盟,设立10亿元规模专项基金。

  • 1月31日,浙江经信厅发布《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简称《行动方案》),其中透露,浙江将推出迭代产业基金3.0版,设立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现代消费与健康、绿色石化与新材料等4支产业集群专项基金和1支“专精特新”母基金,每支基金规模不低于100亿元,分期设立。


   近年来,各地招商引资竞争不断加剧,“基金+园区+集群”的资本招商模式已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大势所趋。


   资本招商模式,与传统“先找项目,再由项目带资金落地”的招商引资模式不同,广义上就是借用投行思维做项目招引,先由政府引导基金为主要成分搭建产业母基金,再配套其它资本采用市场化方式建立子基金,最大程度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而产业园区恰好成为优质载体实现产业导入,利用资本的杠杆和催化作用,吸引企业集群发展并享受企业成长红利。


   “基金+园区+集群”模式,既是颠覆传统“商”与“资”的马拉车关系,以资本吸引产业集聚,营造优质产业生态圈的创新实践,也是借助资本带动园区资产增值,获得高额投资回报的新兴手法,必将成为适应未来形势的重要招商模式。



 
苏州天使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15454号-1
邮箱:info@szangel-fof.com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苏虹东路183号东沙湖基金小镇5幢101室
技术支持:云邮科技